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西部法制报】记录司法助力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2023年“法院+媒体”宣传基层行活动采访团走进安康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5-11 08:23:00 打印 字号: | |

希望通过采访活动深入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走到审判执行一线,让大家充分了解陕西法院及广大法官干警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生动实践。”423日,由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的2023法院+媒体宣传基层行活动在美丽的秦巴明珠——安康市拉开帷幕。启动仪式上,省高院宣教处处长张娅说道。

12家中省市媒体记者以及来自西安、宝鸡、渭南等地法院宣传部门负责人、宣传骨干组成的联合采访团,走进安康市汉滨区法院、岚皋县法院、紫阳县法院以及安康铁路运输法院。走访法官干警、采访企业代表和群众,用镜头、笔端、话筒,聚焦陕西法院在落实全省三个年活动中,服务保障高质量项目、优化营商环境、守护绿水青山的务实举措和成效做法。

在安康市劳务(建筑)产业园内,伴随着一场法官进百企 法治赋新能活动,首站采访开始了。

丰富的采访行程,让我们可以近距离接触安康法院一线的审判工作,也有助于我们挖掘出陕西法院在司法助力营商环境中的做法、经验和亮点。采访中,法治日报社陕西记者站负责人孙立昊洋说。

从送法进企到现场授课,从司法助企到善意执行,从府院联动到多元解纷,从大力践行动态修复司法理念到因地制宜精准修复、创新环境资源审判裁判执行方式、开展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回头看。三天采访,采访团行程满满,收获良多。

采访团的记者们不仅全面了解了安康市两级法院积极应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问题,着力构建长效联络沟通机制,进一步畅通司法服务企业通道的务实做法,还跟随安康铁路运输法院法官干警深入一线,参与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回头看,体验感受他们在环境资源审判中所作的务实之举。

汉滨区法院一企一策体现了司法助企的力度和温度,既保障了各方权益,又靠前服务护航辖区企业健康发展,这不仅是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更是对能动司法理念的有力践行。采访行程中,陕西日报社记者陶玉琼说出了自身感受。

新华社记者赵鑫虎说:在安康紫阳,我们了解到当地法院通过一系列精准化精细化的法律服务,为当地特色富硒茶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为当地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不断降低企业诉讼成本,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精准的司法服务,促进企业合规经营和依法维权;法润茶乡精准施策,能动司法纾难解困,护航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强化府院联动,以精准、高效、务实的司法举措,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一幕幕、一件件,无不展现着安康两级法院发挥审判执行职能,探索出的司法服务营商环境实践。

425日,采访团来到此行最后一站安康铁路运输法院。该院立足辖区自然区位特色,充分发挥环资审判集中管辖优势作用,积极构建环境治理多元共治格局,给采访团记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跟随法官干警,采访团记者走进秦岭南麓的宁陕县城关镇汤坪村,参与了一起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回头看督促判决执行情况。在这里,记者看到曾经碎石、弃渣遍布的小沟河道,已恢复山川样貌,补种的树木、庄稼绿意盎然,生态环境得到修复。

这次跟随安康铁路运输法院,我看到了法院对于环境资源审判所做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工作创新,同时也感受到了陕西法院对于提高环境资源审判质效的决心。中新社记者张一辰说。

原文链接:

http://esb.xbfzb.com/html/2023-05/11/content_18422_7675629.htm

 
来源:刊载于2023年05月11日西部法制报第2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