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周杰:这个“三牛”法官有点牛!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4-04 08:38:55 打印 字号: | |

周杰,男,汉族,1971年11月出生,法律本科毕业,1991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汉滨法院叶坪法庭、大河法庭、五里法庭等部门工作,现任五里法庭副庭长。

他是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在办理涉民生案件中,对老百姓耐心解释,以心交心,想方设法,将老百姓的矛盾解决好。

他是艰苦奋斗的“老黄牛”,专啃“骨头案”,哪里艰苦就往哪里去,在基层一待就是三十年,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无怨无悔。

他是创新发展的“拓荒牛”,熟练运用法律法规,灵活采取法律措施,完美驾驭案件进程,全盘谋划、善用策略。

“善解纠纷的调解能手”

“真是太感谢周杰法官了,我们这么多人扯了五年都没解决的问题,起诉后不多久就拿到钱了。这是我们代表全村村民给周杰法官送的一面锦旗,请收下!”2020年4月28日中午,五里镇原长河村两位村民来到五里法庭激动地说道。

原来,被告陈某某于2002年开始租赁同村24户村民土地用于修建砖窑,后因经营不善无力支付土地租金,于2015年向该24户村民出具了欠款欠条,后其子陈某又于2018年书面承诺保证偿还。但直至2019年,陈某和陈某某父子均未履行欠条及承诺的还款义务,24户村民遂将陈某某父子二人告上法庭。

汉滨区法院五里法庭受理该系列案件后,周杰作为这24起案件的承办法官,为方便群众诉讼,促进矛盾纠纷化解,他决定带领法庭干警深入该村巡回审理这24起土地租赁合同纠纷系列案,让群众能就近开庭,让矛盾纠纷能就地化解。紧张有序的庭审工作结束后,他又现场组织24名原告与被告父子进行调解,经过耐心的释法说理,15人当场达成一致调解意见,一起群体性纠纷得以顺利化解。最终,24名原告都顺利拿到了讨要五年的欠款。

作为一名法官,他总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坚决维护合法权益,采取调判结合,做到案结事了,一边审理案件,一边总结经验,制定了案件在一线审理、矛盾在一线解决、公正在一线体现、司法在一线为民、作风在一线转变、形象在一线树立的“六个一线”工作法,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人民的好公仆”

“请问周杰法官的办公室在哪里?我叫王某,今天让小儿子陪我来法庭感谢周法官,给他送一面锦旗,请他收下!”一大早,一个步履蹒跚的老奶奶在一名中年男子的搀扶下来到汉滨区法院五里法庭,点名要找周杰法官。

事情要从两年前说起,王某共生育四子一女,老伴与二儿子相继去世后,一直依靠小儿子和女儿赡养、照顾,随着物价上涨和年龄渐增、体弱多病,王某日常生活开支也逐步增大,几个子女之间因为母亲的赡养问题也闹得不可开交。无奈之下,王某只得向五里法庭求助。周杰法官承办该案后,考虑到这是一起典型的赡养纠纷引发的家庭矛盾,简单的一纸判决虽然能够解决问题,但可能给这个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裂痕。

鉴于此,周杰法官及时上门与王某沟通,了解其意愿和诉求,到当地村委会了解其家庭情况,邀请当地司法所和村干部共同参与调解。在周杰法官的耐心说服教育下,王某的三子一女就母亲的赡养问题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也顺利化解。

两年前的一次调解,两年后的一面锦旗,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当事人对周法官工作的认可,锦旗上面“人民的好公仆  国家的好法官”12个大字,则是周杰同志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忠实履职的真实写照。

“倾心为民的基层法官”

“为了能尽快解决当事人的问题,他经常加班加点,有时一连开好几个庭!”周法官的一位同事说道。作为一名基层法官,周杰同志三十年如一日扎根审判一线,长期处于“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状态,近三年,该同志共办理各类案件1206件,协助他人办理700余件案件。

从书记员到助理审判员,从助理审判员到审判员,无论岗位如何变动,他总是把廉洁自律当成是自己职业的第一生命线。他时常在本院建设的廉政教育长廊里自省,始终坚持严格自律,做到“慎微慎欲”,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他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在基层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多年来的日积月累,铸就了其自成体系的政治理论素养。面对日常工作中的种种诱惑,他都能从容应付,正是有了这种品质,他多年来无一违纪行为,个人也连续多次被评为全院“优秀法官”“优秀公务员”“先进个人”,2020年3月被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个人三等功”,2021年6月被安康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评为“全市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同年6月25日被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全市法院‘我身边的优秀法官干警’”。

不为名利,只求正义;不求利己,只为利民;不谋私利,只守清名。荣誉已成为过去,路途依然艰辛,而他,更愿意做一颗深根,延续新枝,使公平正义之花开满大地;燃尽余梢,让司法之阳光温暖人间。

 
责任编辑:admin